欢迎来到欧宝娱乐网页登录版
今年39岁的司马文斐与汉学的故事源于大学时期。2003年他考进斯洛文尼亚高等学府卢布尔雅那大学,就读于汉学专业,2006年到中国留学一年。毕业后他仍醉心于汉学研究,又于2014年起攻读汉学博士,主要研究中国明代哲学,2015年再赴中国学习;2021年他被成都大学聘请,成为一名“蓉漂”,平日除了授课之外,他仍坚持研究汉学。
位于福州海峡奥体中心的闽菜文化博物馆3月25日正式开馆迎客。闽菜,以擅制山珍海味著称,是以福州菜为核心,融合闽南、闽北、客家等地方风味汇聚而成的特色菜系,被称为中国八大菜系之一。 闽菜文化博物馆是中国第一个以闽菜为主题的博物馆,集中展示闽菜文化,并具研究、交流和服务等功能,是福建省文化名片之一。
文字是文明的象征,也是文化的载体,因现实需要,不断演进。相传黄帝时期,中华文祖仓颉始创文字;西周太史籀效法仓颉、改进文字,所作文字十五篇,被称为《史籀篇》,而由他整理的字体被称为“籀文”,也就是大篆;秦相李斯与同僚在大篆的基础上,删繁就简,留下小篆。到了汉朝,隶书逐渐成为书写的主流,却产生乱讲汉字的现象。为了让世人明白先贤造字的深刻意旨,许慎搜集整理小篆,结合古文、籀文考查解释文字,著成中国文字学奠基之作《说文解字》。
妈祖祭典与黄帝陵祭典、祭孔大典并称为“中华三大祭典”,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祭祀活动,代表了对历史文化的重视和尊重。三大祭典也都具有深厚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,反映了中国各地历史和文化,是民间民俗活动与古代宫廷祭礼的结合,表达了中华民族对至真至善至诚美德的推崇,祈求国泰民安,护国庇民的美好愿望。